近日,權威新商業媒體36氪獨家專訪了拓拉思CEO Jason Fu,了解了拓拉思在工業裝備跨境電商領域的的創新商業模式,以及融資和發展概況。36氪是國內知名的互聯網創業生態服務平台,是中國主流、權威和影響力最大的新商業媒體之一。

 

拓拉思,拓拉斯,拓思拉,拓斯拉,跨境出口,電商平台,工業出口,工業電商,海外倉,工業品一站式採購,工業裝備外賣,機床出口,金屬加工(1).jpg

36氪記者採訪拓拉思CEO Jason Fu

 

36氪採訪報導原文

 

36氪獨家| 工業裝備跨境電商平台「拓拉思」獲1240萬美元Pre-A輪融資,為國內工廠拓展美國市場

 

36氪獨家獲悉,工業裝備垂直跨境電商平台「拓拉思」獲1240萬美元Pre-A輪融資,領投方為香港磐通資本。

 

「拓拉思」的前身,是1999年創立於美國的Bolton Group Inc,創始人傅于峰擁有近20年美國工業裝備電商市場經驗——在美國積累了約30000家企業客戶,年銷售額超過2億人民幣,同時建立了售後服務體系,擁有超過10000平米的海外倉。

 

「拓拉思」的商業模式,建立在近20年的資源積累之上。平台兩端,連接的是中國工業裝備製造企業和美國工業品採購客戶,幫中國供應商拓展美國市場,幫美國企業客戶降低採購成本。

 

平台提供包括產品篩選、營銷推廣、倉儲物流、售後服務、品牌打造、企業管理系統等一系列服務,為國內工業品裝備製造商在美國市場的品牌落地,提供了一條路徑和通道。

 

關於對電子商務的理解,傅于峰認為可分為前端銷售和後端銷售兩種形式:前端銷售,是以搜索引擎為導入流量的銷售方式;而後端銷售,是多平台運行,通過其它平台導入流量的方式。他認為,“前端銷售的成功,關鍵在於對產品的理解和產品的覆蓋率;而後端銷售的成功,關鍵在於在每一個產品線中找到爆款、打造爆款。”

 

對於工業品(包括工業加工零部件及機器設備)而言,行業現狀是,在美國市場,還沒有一個中國工業品成熟品牌被廣為認知。

 

拓拉思,拓拉斯,拓思拉,拓斯拉,跨境出口,電商平台,工業出口,工業電商,海外倉,工業品一站式採購,工業裝備外賣,機床出口,金屬加工(10).jpg

 

以一家中國工廠的力量去美國打品牌,門檻在於“不足以搭建起一條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而如果沒有售後服務體系的建立,意味者用電商的形式做工業品是不可行的。這就需要依賴平台的力量,搭建一條具有完整售後服務體系的“通道”。

 

從註冊登記-產品認證-運行銷售-資金回籠,包括過程中涉及到的產品責任險、翻譯、稅務等等細節問題,都在平台的系統架構中有一個完整的業務流程。“相當於一個虛擬企業(VF)”, 傅于峰說,工廠只需要專注於生產和備貨。

 

平台系統在搭建之初,已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因素考慮進去,降低人力成本的比例。當系統已經初具雛形,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證明這個系統是可運行的?

 

到2018年10月,拓拉思計劃打造300家樣板企業,涉及到30-50個工業領域,每個工業領域打造3-5家樣板企業。這300家樣板企業將用一年半的時間,通過拓拉思平台進入美國市場,開始小批量的銷售。不同領域的樣板企業,將產生不同的商業模式;平台將根據不同的商業模式,調整不同的系統邏輯。

 

截至2017年10月底,拓拉思已與逾200家樣板企業正式簽約。基於300家樣板企業產生的數學模型,將具像地說明系統的實際運行效果,論證是否能夠從300家樣板企業擴展到10萬家中國工廠的可行性。

 

盈利模式上,拓拉思的策略是“銷售成功後再付費”,根據產品類別的毛利率計算費用,平均佣金15%。此外,系統根據不同功能的劃分,有免費、1萬美金/3年、5萬美金/3年的不同收費標準。由於銷售後再付費,需要穩定的渠道(此前積累了3萬家美國企業),同時需要提高庫存周轉率——考量工業品電商的重要指標之一。

 

團隊方面,創始人&CEO傅于峰1999年在美國創立Bolton Group Inc,擁有近20年工業裝備電商經驗。核心團隊成員來自微軟、阿里巴巴、摩根大通等。

 

完成千萬級美元Pre-A 輪融資後,拓拉思2018年的目標是完成300家樣板企業的打造,同時開啟下一輪5000萬美元A輪融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toolo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