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8/01/18

1月18日,《財經》新媒體以《中國機電外貿邁入“低增長周期” 跨境電商成外貿增長新引擎》為題,刊發了對拓拉思(Toolots)的深度報導,就中國機電外貿的現狀、未來以及拓拉思平台利用互聯網技術改造傳統製造業的創新商業理念和模式做了深度剖析。《財經》是中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財經類主流權威新聞媒體,《財經》全面觀察並追踪中國經濟改革的重大舉措、政府高層的重要動向、市場建設的重點事件,並及時予以分析和評論,其報導以新聞的獨家性和權威性見長。

 

拓拉思,拓拉斯,拓思拉,拓斯拉,跨境出口,電商平台,工業出口,工業電商,海外倉,工業品一站式採購,工業裝備外貿,機床出口,金屬加工(3).jpg

1月17日,拓拉思CEO 傅于峰(Jason Fu)在北京接受媒體採訪

 

拓拉思,拓拉斯,拓思拉,拓斯拉,跨境出口,電商平台,工業出口,工業電商,海外倉,工業品一站式採購,工業裝備外貿,機床出口,金屬加工(1).jpg

《財經》新媒體報導原文

 

中國機電外貿邁入“低增長周期”

跨境電商成外貿增長新引擎

 

佔據中國出口“大半壁江山”的機電產業在連續兩年的滯漲、下滑之後,2017年出口額有望實現了8%左右的“恢復性增長”。但中國機電外貿邁入“低增長周期”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中國機電產業該如何破局?1月17日,《財經》新媒體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目前,中國機電企業在逐漸喪失的“成本優勢”和“貼牌出口模式”之痛的雙重壓力之下,跨境電商已成為引領外貿增長的新引擎。

 

據海關統計顯示,2017年1~11月,中國機電產品貿易額為2.0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0.0%。出口增長9.1%。分析人士認為,未來,我國機電產品出口能夠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尤其,互聯網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日漸深入,以“優化傳統供應鏈”為主要特徵的“產業互聯網”正成為趨勢,堪稱電商領域的“新藍海”。

 

工業裝備垂直跨境電商平台拓拉思創始人、CEO傅于峰認為,相比中國的家具、玩具、鞋靴、傘等低附加值的輕工業品,中國機電產品仍有巨大的增長潛力。“但是,由於中國工業裝備的外貿模式仍相當傳統,利用互聯網來改造傳統外貿產業鏈的中間環節,不僅有效的提升傳統產業鏈的效率,還可以降低美國客戶的採購成本,提升中國工業裝備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而且,中國製造企業也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潤。”

 

行業專家分析認為,目前中國機電產業正加快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中國機電企業向產業鏈、價值鏈的兩端延伸,已成為行業共識。在外貿產業鏈中,最重要也最難的,就是打通“國外側”。是否掌握國外的產品標準和客戶需求,能不能在當地備貨和展示,能不能通過精準營銷高效地找到客戶,能不能提供本地化的、完備​​的售後服務,才是進入國外市場並取得成功的關鍵。

 

傳統外貿供應鏈的”新外貿“機會

 

數據顯示,2017年1~10月,中國對美國出口機電產品1398.2億美元,增長12.6%;對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增長貢獻率為29.8%。業內人士稱,美國作為中國機電產品、工業裝備最大的出口市場,對中國機電企業來說,美國市場仍是一片藍海。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多層中間商的存在,包括進出口商、進口商、經銷商等,中國製造企業出口1美元產品,美國終端用戶的採購價高達5-10美元,但其中,中國製造企業獲得的利潤可能只有0.05美元。

 

“從原廠家直接到終端用戶可以去除傳統外貿產業鏈的眾多中間環節。”傅于峰表示,讓中國的製造企業,將產品直接銷售給美國的終端客戶。這對中國機電產品、工業裝備製造企業來說,是一個參與建立“新外貿”體系的機會。

 

“但並不能簡單地幫助中國製造企業把產品賣到美國,而是要支持以自己的企業形態和品牌進入美國和其他市場。”在傅于峰看來,中國廠商以自主品牌進入海外市場,與終端用戶直接交互,將倒逼、助推其在研發設計環節的突破。

 

對於整個中國製造業來說,“跨境電商”並不算一個新鮮概念。無論是綜合性電商平台阿里巴巴、Amazon、eBay、Wish等,還是Made-in-china、Global Sources等主打B2B概念的電商平台,均已開展了多年的“跨境電商”服務。

 

不過,傅于峰認為,綜合性電商平台提供的是“寬而淺”的通用型服務,更適合個人消費品,而機電產品、工業裝備類產品非常特殊,需要的是“窄而深”的專業化服務。因為工業裝備類產品非常特殊,對售後服務要求特別高,這是綜合性電商平台無法滿足的。

 

“綜合電商供應鏈理論,強調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不過,在工業裝備跨境電商領域,必須加上服務流。提供在地化的、成熟完善的售後服務,是工業裝備跨境銷售的准入門檻,如果你不能在美國當地提供售後服務,客戶根本不敢購買你的產品。”

 

“我們的角色不是“採購商”,而是“服務商”。”傅于峰解釋道,對於綜合性電商平台無法解決的“痛點”,工業裝備垂直跨境電商平台可以提供包括市場調研、產品開發、物流倉儲、線下展示、營銷推廣、售後服務以及海外品牌打造等在內的“一站式”服務。未來,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開發的”數據模型“可以對工業裝備市場趨勢和客戶未來需求的審慎判斷。

 

事實上,傅于峰創立的拓拉思,便是“機電新外貿”最早的探索者之一。在1999年,拓拉思的前身(Bolton),就已經開始以電商方式,將中國的“金屬加工機械”出口到美國,積累了30000餘家美國企業級終端客戶,年銷售額約2000萬美元,成為該領域前五大銷售商。

 

10萬中小機電企業的“出路”

 

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數據,2012年,中國“有出口實績”的機電企業已有15.3萬家,其中10.3萬家為民營企業,之後,民營機電出口企業仍在以每年近萬家的速度增加。

 

就“出口企業數量”而言,民營企業已經佔據了2/3的份額,但他們目前的“平均出口規模”還相對較小。2012年,民營企業平均出口額僅為290萬美元,遠低於外企、國企1740萬美元的平均出口額。

 

業內專家表示,不可忽視的一個原因是,我國外貿發展的新動能不斷集聚。民營企業對外貿易競爭力逐步提升,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比重提高,外貿出口商品結構優化,外貿領域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

 

中國商務部和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均認為,民營企業的快速崛起,是中國機電產品出口“貿易結構持續優化”的重要標誌。一方面,主要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的民營企業,是中國機電產品“自主品牌出口”的未來;另一方面,相比全球漂移的“加工貿易”訂單,民營企業根植性強,更為穩定,對地方經濟的拉動度也更大。

 

但是,業內專家也指出,“民營企業缺少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中國製造成本提升”等深層次原因,外貿渠道不暢、外貿產業鏈效率不高,是中國供應商最大的痛點。

 

在中國機電產業轉型升級、結構優化的關鍵時期,面向美國這個全球最大、最高端的、最具增長潛力的市場。傅于峰希望為中國機電企業,尤其是數量眾多但規模較小、實力較弱的民營中小企業,提供一個高效率、低成本的“新外貿”解決方案。

 

在傅于峰看來,不了解美國市場、無法實現在地化的倉儲和線下展示、在線推廣能力和經驗不足、無法在當地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以及自主品牌打造乏術,是中國機電產品、工業裝備出口企業的“五大核心痛點”。

 

據了解,面對形形色色的跨境電商平台,眾多中國機電產品、工業裝備製造的中小企業是相當迷茫的。

 

傅于峰稱,工業裝備垂直跨境電商平台的價值就是優化外貿產業鏈環節,這樣供應商可以更專注於研發、生產。隨著產業互聯網的深入發展,未來機械設備甚至成套生產線通過工業裝備垂直跨境電商平台進行在線全球交易,將會成為常態。對於中國廣大工業裝備製造企業來說,這同樣是一次不可缺席的產業變革。

 

加入M2U的跨境電商平台模式,對於中國機電企業、工業裝備企業來說,也並不是一個能夠輕易作出的戰略決策。業內人士分析,工業裝備跨境電商擁有高達數千億、上萬億美元的潛在市場規模。但由於工業裝備垂直跨境電商平台剛起步,行業還處在觀望階段,企業參與者“嘗試”心態較多。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2月,拓拉思已經完成了千萬美元的Pre-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香港磐通資本等。傅于峰表示,A輪融資計劃於2018年10月前完成,資本的支持也將為工業裝備垂直跨境電商平台的發展提供動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toolo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